激光模组/激光器专业制造商
0769-8578 1389
大功率蓝光激光模组在诸多前沿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,其性能优劣直接关乎应用成效。为精准评估模组性能,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严谨测试,涵盖功率输出、波长稳定性、光束质量等核心指标。
功率输出测试
在功率测试环节,选用专业激光功率计,针对不同功率等级的蓝光激光模组进行连续 3 小时满负荷运行测试。以一款标称 10W 的模组为例,初始功率输出稳定在 10.1W,运行 1 小时后,功率轻微波动至 10.05W,3 小时后功率维持在 9.98W,全程功率波动控制在 ±2% 以内,展现出卓越的功率稳定性,完全满足工业切割、医疗高能量输出等严苛场景需求。而部分低质量模组,运行半小时后功率便出现 5% 以上衰减,难以保障持续高效作业。
波长稳定性测试
借助高精度光谱分析仪,对蓝光激光模组的波长稳定性展开监测。测试过程中,模拟 - 15℃至 45℃的极端工作环境温度变化,每隔 15 分钟记录一次波长数据。结果显示,优质模组在全温度区间内,波长偏差始终控制在 ±0.5nm,尤其在医疗美容、光通信等对波长精度要求极高的领域,该稳定性可确保治疗效果精准、信号传输稳定。反观一些劣质产品,在温度变化时,波长偏差超过 ±2nm,严重影响使用性能。
光束质量测试
采用光束质量分析仪,通过测量 M² 因子评估光束质量。将模组发射的激光投射至远场屏幕,分析光斑形状、能量分布。在针对芯片光刻的高精度加工场景测试中,一款 M² 因子为 1.2 的蓝光激光模组,能在光刻胶上刻蚀出线条宽度仅 2 微米的精细图案,线条边缘整齐、无毛刺,展现出优异的聚焦性能与能量集中度。而 M² 因子大于 1.5 的模组,刻蚀图案边缘模糊、线条粗细不均,无法满足此类高精度加工需求。
散热性能测试
大功率运行下,模组散热性能至关重要。在连续工作 4 小时的散热测试中,对配备不同散热方案的模组进行表面温度监测。搭载水冷散热系统的高端模组,运行 4 小时后,表面最高温度维持在 55℃,内部核心元件温度稳定,确保了长时间稳定运行。仅采用普通铝质散热片的模组,2 小时后表面温度就飙升至 80℃,导致功率下降、光束质量恶化,极大影响模组使用寿命与工作稳定性。
经多维度性能实测,不同品质的大功率蓝光激光模组性能差异显著。在选购时,需依据具体应用场景,参考详细性能测试数据,谨慎甄别,方能挑选到契合需求、性能卓越的模组,充分发挥其在各领域的优势。
电话
139-2581-4677
0769-8578 1389
手机站
关注手机站
小程序
鑫优威小程序